陪伴,从“看见孩子”开始
作者 |盖立峰 前几日,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段子: ◆ 孩子:我有个假妈妈。 ◆ 妈妈:儿子,其实你是充话费送的。 ◆ 手机:其实我才是亲生的。 乍一看,这段子着实引人发笑,但细细想来,却又让人哑然失笑。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陪孩子出去玩,游乐场里家长等待区清一色的都在低头看手机,无暇顾及孩子玩了什么;推掉了应酬回到家里,美其名曰要陪孩子,实际上是让孩子看电视,自己在一旁刷手机;陪孩子写作业,孩子在书桌前认真做题,家长在书桌前认真看手机……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有调查数据显示,有70%的父母在陪孩子时都会玩手机,孩子们甚至远不及手机重要。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陪伴教育”观念的深入,很多家长都认同“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一观点,但与此同时,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陪伴,那么,是不是只要和孩子待在一起,就是陪伴了呢?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我的一个朋友是公司里非常有能力的主管,他本人对孩子的教育也十分重视,经常会学习很多育儿课程,想做最好的家长。当他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之后,就决定少加班,多陪孩子,于是他经常宁愿把工作带回家也要和孩子在一起。 但事实是:上了一天班的他真的是太累了,而且有时候回家后客户的电话也是不断,他为了安心处理工作,常常会把吵闹着要玩的孩子扔给电视或者平板电脑,来获取片刻的“安宁”。 一开始,这一招非常奏效,孩子会马上安静下来,绝不打扰他。时间久了,问题出现了:孩子对爸爸是不是回到家陪他好像没有多大的反应,有时候爸爸难得有空想陪孩子玩一会儿,孩子却抱着平板不撒手,如果强行拿掉,孩子就会哇哇大哭。 他终于意识到了不对,但却百般不解:我为了每天陪在孩子身边,工作都带回家了,天天陪着孩子,怎么孩子还不乐意跟我玩了呢?陪伴教育真的有用吗? 虽然待在一起,却各做各的,这种掺杂着水分的陪伴,就是“假性陪伴”。假性陪伴会使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让孩子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意,甚至会怀疑父母是否真的喜欢自己。 就如我故事中的那个孩子,在无数个爸爸妈妈没有时间陪他的日子里,他的心早已被电视和平板填满了!父母在孩子内心世界的长久缺席,只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淡漠。 那么,真正的陪伴是怎样的呢? 01 看见孩子的“存在” 对孩子来说,“被看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便一句话也不说,父母只要看着孩子,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在孩子的世界里,被关注就等于被爱。 有些孩子爱唠唠叨叨,父母能有耐心地听完孩子那些幼稚的话语,是一种陪伴;有些孩子做事情比较慢,父母能耐心地等着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是一种陪伴;放下手机,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孩子相处的时光里,让孩子成为这个时段的主角,是构筑孩子“安全感”的最佳方式,也是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最佳时机。 如果每天能有一个固定的陪伴时光自然最好,倘若没有,即使是半个小时,只要父母全身心地投入,那么这陪伴也是高质量的。 02 看见孩子的“快乐” 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给孩子讲做人道理、辅导学习或者一些所谓“有用”的事情上,然而事实上,孩子的陪伴需要的不是“教育”,而是“纯粹的陪伴”。 孩子天性喜欢玩,父母应该多陪着孩子玩,蒙氏教育有一套专门的家庭游戏书籍,在陪着孩子玩的过程中,开发智力,了解孩子,拉近亲子关系,在玩中享受独属于亲子的快乐。 其实孩子的快乐很简单,哪怕你只陪他玩了一个简单的“石头剪刀布”,他也会乐哈哈开心半天,他并不在乎玩什么游戏,只因为这份快乐是父母给的,所以格外重要。 03 看见孩子的“需要” 孩子在幼年时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他们遇到难题时,就特别需要父母的陪伴。 我见过很多讲究“严格教育”的父母,他们坚信“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认为“孩子不承受点挫折怎么能长大”,所以用难题逼着孩子成长。殊不知,这样的教育会让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及自信心,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极易养成退缩、软弱的性格,与家长的期望背道而驰。 在孩子遇到情绪低落、人际交往出现问题、被老师批评或者考试失利时,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爸爸妈妈都不会放弃你”,父母应该永远是孩子坚实的后盾,而不是因为孩子犯了错就将孩子推开以示惩戒。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内心的安全感陡增,会使孩子更勇敢地去面对困难。 美国教育学家莎莉路易斯在《唤醒孩子的才华》一书中写道:两年前,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上得高分,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有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可以这样说,高质量的陪伴比任何昂贵的教育培训都更有价值。对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并不是父母在身边,而是全身心投入的陪伴。而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地陪伴着孩子们时,也将从中获得无尽的快乐与幸福。
成长袋 很多父母亲在陪伴孩子时候会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有效互动或觉得孩子的活动很简单不太耗精力,可以同时处理自己的事情,一心二用。殊不知,分散的注意,迟缓的应答,游离的状态都会被全神贯注在玩的孩子敏感捕捉到,从而感到失望和无奈,渐渐地从父母的榜样示范中学会了三心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