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二)
如何和孩子谈“性”?这个爸爸做法太赞!
作者 | 何笑芃
前些年,印度影视剧在国内声名鹊起,前有《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有《摔跤吧,爸爸》。在国人的印象里,印度一直是保守、愚昧、“多奇志”的代名词。但意外的是,我们不敢拍的性教育题材,居然被他们拍出来了……
这是一部拍于2016年的印度短片,还入选了中国“2018十大性学新闻事件”,这部短片名叫《父与子的性教尬聊》。 这是一部关于性启蒙教育的片子,总共五集,每集十分钟。分别探讨了自慰、我从哪里来、避孕套、月经、同性恋等五个性教育中的敏感话题。 该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好奇心超强的小男孩帕普,从抛出“宝宝是从哪里来的”一问开始,不停地提问爸爸性知识方面的问题,爸爸阿南德一开始尴尬不已,但他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例子来帮助儿子解开迷惑,其中也发生了许多啼笑皆非的趣事。 关于月经那些事儿…… 一天,小男孩帕普不小心把妈妈的卫生巾当作了餐巾纸来擦鼻水,妈妈回家后看到了尴尬不已。外婆看到了赶忙打掩护说这是:“淑女餐巾纸,男孩子不能用”。
但好奇的帕普仍然不依不饶,妈妈只好和他解释关于“月经“的来龙去脉……
面对帕普的一连串的质疑,招架不住的妈妈赶忙求助爸爸。 这时候,爸爸阿南德灵机一动,用“邮箱”来比喻女性的内部系统,用“接收邮件”来比喻女性的月经过程。
机智的爸爸阿南德好不容易缓解了尴尬的气氛,你以为这样的就结束了么?还没等他松一口气,帕普接着提出了女性怀孕方面的疑问。
听完爸爸的讲解后,一想到妈妈每个月都要“接收邮件”,还要“流血”。小小的帕普对妈妈的心疼油然而生,由此产生了对性别平等的最初思考。
在剧里,爸爸阿南德诙谐幽默的教学方式不仅满足了帕普的好奇心,同时也传递给了他科学的生理卫生知识,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帕普理解女性、尊重女性的性别平等观念。 面对孩子提出的“脸红“问题,如果父母用命令式的、强硬式的“你不能……!”,“你怎么能……!”的方法去指责、打骂孩子,会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或是羞耻心理,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化是可耻的,错误的,甚至是异常的,进一步自我否定,产生自卑心理。 关于同性恋那些事儿…… 在最后一集里,帕普一家在医院遇到了爸爸的朋友尼基尔和他的男朋友。 帕普的爷爷像大多数保守的家长一样,面对孙子关于同性恋的疑问,羞红了老脸,准备像往常一样糊弄过去。这时,还是爸爸阿南德站了出来,当起了一家三代沟通的桥梁。 性取向还能比作板球?不愧是你,爸爸阿南德的想象力技能点简直满满。 此外,爸爸还引导爷爷分享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将心比心,引发共鸣。 爸爸阿南德说:“就像你对左手或右手写字没有控制权一样,你也无法控制自己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没有人能说说就把一个人变成一个异性恋或同性恋,也没有人能强行将异性恋转化为同性恋。” 最后,顽固的爷爷仿佛理解了一些,和孙子一起,为尼基尔和他的男朋友送上了祝福。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忽视。当孩子遇到自己不能理解的生理变化时,父母可以尝试像片中爷爷分享自己年轻时的经验一样,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当年是怎么做的,你也可以……”孩子了解后会产生:“原来爸爸妈妈也和我一样啊”的想法。 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亲子间平等交流的沟通关系,而且让孩子从心理层面上更容易接纳父母的教育。反之,如果父母采用一昧枯燥的说教,很容易触发孩子的叛逆心态,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集的结尾还附上了性知识趣味小贴士,帮助观众纠正一些普遍存在的性知识误区,极具创意。
写在最后 许多父母谈之色变的青少年过早性行为问题,很多并不是因为性欲本身驱动的,而是心理上有所缺失。性只是他们获得心理满足感的工具罢了,并不是直接目的。 面对孩子的好奇心,我们都应该像爸爸阿南德一样,与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以“父亲”高高在上的姿态,任何问题避而不谈。 关注、正视孩子的性教育,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爸爸,为什么男生有胡子?” “妈妈,我为什么没有小鸡鸡?” 关于那些难以启齿的事儿,可爱的阿南德父子已经给了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