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连我这个教育专业出身的人都深受这些刻板印象的荼毒,认为“中国式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就是“十恶不赦”,甚至认为只要重视“成绩”与“分数”,忽视对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就算是妥妥的“中国式家长”了。
然而,一篇发表于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中国父母“正名”:研究表明,对于我国东北部小城市的新兴资产阶级父母来说,在他们为孩子制定社会化目标时,相比于学业成就(academic achievement),他们更重视孩子的社会情绪能力(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也正是因为这篇研究独特的调查对象(非发达一线城市家长),才更让我对当代年轻父母教养观念的转变感到惊喜,并写成此文分享出来。 (图源:https://medium.com/@jagotesiq/between-iq-eq-and-sq-93ec84bc172e)
文化生态框架 “Ecocultural Framework”
Thomas Weisner的文化生态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种对“中国式家长”的刻板印象。 身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成长都有一个预期,这种预期会受到身处的文化环境的影响。或许我们都时常思考,周遭的文化如何造就了现在的自我? (图源:https://www.emerald.com/insight/doi/10.1108/S1479-362017108/htm;泡译) 父母对孩子最常见的一个目标可能是学业成就。那么,一个深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的人,会对学习有什么样的看法?一个符合“仁”“礼”等美德所要求的父母,是怎样看待自己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角色”的呢? 儒家文化认为“家庭教育与等级密不可分”。研究表明,相比于西方家长,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待更高、投入更多、参与更直接。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切身地体会到,在我们对子女严格要求的背后,是对他们今后人生道路深深的希冀;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子代身上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图源:香港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副系主任林俊彬教授;泡译) 这些都造成了社会大众对“中国式家长”的误解。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看到了因为具有极高的社会情感能力而获得成就的案例。相比于千篇一律的皮囊,当代中国家长更愿意让孩子有一枚“有趣的灵魂”。这一发现,乍看让人惊讶不已,实则理所当然。 在追求创新的现代社会中,传统“中国式父母”的蜕变,是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 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成绩好一定是“书呆子”?
把自己的期待、想法和行为强加在孩子身上,认为学习成绩大于一切,是被“标签化”了的“中国式家长”经常实行的控制(parental control),过高水平的控制容易给孩子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 几乎一半的母亲在研究中表达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的担忧,她们反对为了学习成绩而牺牲孩子的社会情绪健康。
“良好的心理健康意味着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不要过多地约束他们。” “我更关心女儿的情绪,不想在学习上控制她,我要让她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 ……
这似乎与传统中国父母的形象有所不同,由此也让人产生进一步的疑问,学业成就与社会情绪能力,一定是不可调和、非此即彼的吗? 答案未必是肯定的。
对独立个性的尊重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 ……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你可以努力将自己变得像他们,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 当我们作为子女去阅读上面的诗,可能会收获无限的认同感。但当我们以一个父母的角度去品味诗中滋味,可能没读几句就浑身不适了。 作为孩子,我们承认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我们却无法沉浸在心灵的乌托邦中,我们在心里对孩子有着这样那样的期待。我们期待他们是健康的、听话的;我希望孩子能有一个才艺,能够全面发展……只有给他们提了足够多的要求,我们才能有目标,去“训练”和“培养”他们。 然而,当我们的孩子都同样听话,同样顺风顺水,那还有什么区别可言? 为人父母,我们要明白,孩子们生长环境已经和我们的大不相同,作为新时代的群体,他们比我们接触到更新颖、更紧跟时代潮流的讯息。 我们或许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与自由,尊重个性与差异,让孩子在大千世界里更加自信地探索自己的人生。 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对个性的尊重…当代的中国家长,已经在不自觉中挣脱刻板印象的“枷锁”,在中国独特的文化生态下,书写着新的“中国式家庭教育”。 如埃里克森所发现的,人一生的“发展任务”具有跨文化的共性,但在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影响下,却可以开出不同的花来。中国的父母需要时间来将他们的新型育儿价值观,真正运用到育儿实践中。
“蜕变” 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要接纳这一点:作为当代年轻的中国父母,我们年轻时所经历的育儿方式几乎被所有人认为是“过时的”,然而如果没有自己的童年经历作参考,我们很难“现代化”这些的育儿理念和策略。 无论我们在理智上多么理解,甚至接受育儿的最新价值观,在当孩子调皮捣蛋、成绩下降时,还是会感到矛盾,不自觉地变得严厉而专制……的确,我们需要时间去学习、观察和模仿,去探索和发现与我们的新型价值观相一致的育儿方式。 新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并不意味着一味的标新立异、刻意逆行,否定一切被“标签化”了的传统“中国式父母”的理念和实践。 在追求科学育儿理念、良性亲子关系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抛弃儒雅、谦逊的民族特质,不能抛弃崇尚和谐,追求仁爱的家庭美德——那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中国”二字。 参考文献: Huang, G. H., & Gove, M. (2015). Confucianism, Chinese Famili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Exploring How Confucianism and Asian Descendant Parenting Practices Influence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Science Education in East Asia (pp. 41-66) Springer. Ren, L., & Pope Edwards, C. (2016). Contemporary Chinese parents’ socialization priorities for preschoolers: A mixed methods study.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86(11), 1779-1791.